逼乎體,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么?當然是了
在中國,加長軸距后的5Li與CT6是同一級別,加長軸距后的3Li與5系是同一級別,而5系與5Li當然是同一級別了,那3Li與CT6是同級車有錯?
好我們來說務(wù)實的,價錢,一個二十幾萬尾、一個三十幾萬出頭,寶馬標就是硬氣,貴出幾萬沒辦法;空間,兩者基本一樣;動力,一個241馬力+10AT、一個184馬力+8AT,加速時間車托測出來一個7.89秒一個7.74秒,差距忽略不計,可以理解嘛,畢竟受測那臺新款CT6豪華型車身已經(jīng)去到了1755kg(原版CT6曾經(jīng)最輕僅有1655kg),而全新寶馬3系在狠下苦功減重之后,整備質(zhì)量僅有,那個,等我查一下工信部。
呃???
1650kg……
拋開鋁換鋼風波的E級之外,5系、CTS、皇冠、GS這些沒加長的后驅(qū)車也大多是16XX,還說你不是中大型?
另外通過工信部我們可以看到,寶馬的2.0T實際功率是150kW(204馬力),所以它總比別人的184馬力快一些,盡管比老CT6慢一大截,但跟新CT6妥妥的同級。
失去了輕盈的車身與狂暴動力之后,CT6已經(jīng)淪為了中國市場所需要的外表飛揚跋扈內(nèi)里平平無奇的車,以前曾有個貽笑大方的活動5系+1元換CT6,現(xiàn)在肯定沒人搞了,開起來一模一樣的車,換條毛?
至于3Li,其實比5Li還好些,占了出生晚的便宜,一些尾大不掉的問題(包括“尾大不掉”)也解決了,比如說5Li單側(cè)輪過坑整個車身都會往那邊沉一下,3系就不會,很平穩(wěn)地過渡。也許會沒人想得到,也沒人會說出來,寶馬、凱迪拉克、雷克薩斯這三個聽上去截然不同的品牌,如今在底盤調(diào)校風格上已然是一丘之貉,如果給一個沒怎么摸過車只懂得一堆刻板印象的人開,他可能會以為這輛CLAR平臺的寶馬是美國車,上一代Alpha平臺的凱迪拉克才是德國車,而TNGA的雷克薩斯……還是日本車,畢竟特別柔,這個字念rou。
這也意味著3系的駕駛樂趣已經(jīng)淪為凱迪拉克、雷克薩斯的同級,以至于以前那種暴發(fā)戶式開車的試駕專員現(xiàn)在都變成了儒家弟子,值得慶幸的是其實另外那倆操控還行,尤其TNGA平臺的新車UX260h在轉(zhuǎn)向手感、動力響應(yīng)、車身溝通方面帶來的愉悅感要完勝新3系,但3系起碼有傻快這個無可替代的優(yōu)點——雖然實際沒快到哪里去但聽起來特別快不正是渦輪的優(yōu)點么。
捏開一點講吧,寶馬那個海綿體一般的新款方向盤真是肥厚得可以,硬橋硬馬的德味蕩然無存,不過不要誤會,開起來還是非常好開的,但就不是3系的好開,而是ES200那種好開……我一邊開一邊最想當場吐槽一句的就是這車它,是好車,也有靈魂,只不過長了別人的靈魂……如果被真正買這車的人聽見肯定想罵我無病呻吟吧,就好像那些開ES200的老哥老姐聽見有人噴加速慢也會覺得純屬無病呻吟,從市場的角度來說,寶馬為了擁堵的城市生活妥協(xié)也無可厚非,只不過就算調(diào)到運動模式,也真的回不去往昔了,它并不會變得更加精準,也沒有更多路感,而是單純增加了阻尼,我反而覺得比原本更黏糊更不運動了。
(CT6則是運動模式各方面都比舒適模式略好一點,可以作為常用,但與一些品牌精神分裂式的模式差別還是沒得比)
我開車應(yīng)該算文明的,連凱迪拉克的變速箱我都不太容易開出頓挫來,更別說CT6那個10AT,已經(jīng)沒什么可指責的了,寶馬的ZF更不用說,請隨便開吹,就算吹成100分,對我也就是“好用”二字。但掛到運動模式,比上一代就退步了,頓挫突然大到Giulia 280的地步,但人家的頓挫好歹換回來了280馬力的爆發(fā),您呢?如果我買了這款車,運動模式大概就淪為廢模式了。舒適模式真正做到了寶馬四缸少有的舒適二字,運轉(zhuǎn)平順性與NVH輕松奪回了BBA之中的首席,甚至聽都聽得出跟舊的B48有所不同。
至于車身姿態(tài)方面,325Li已經(jīng)做得不錯了,車尾跟進車頭的速度還是好過很多這個體型的車,比如雅閣阿特茲等,但是在豪華品牌里面,如果它再大力標榜運動就顯得不太合適啦,它跟GS的相似程度要遠遠大于與ATS-L的,反正又要翻出我近來描述一些車時喜歡用的那句話:它是一輛可以切線很快但你不太想切線的車。
既然說到它更接近GS,這也代表著新3系已經(jīng)是一款純正的豪華車,而不像過去這價格車型通常機械素質(zhì)僅比普通車強半級(典型例子A4L就只在運動性上比邁騰有顯著提升),現(xiàn)在的3系跟主流B級車的尊貴感甩出去一級多了,鑒于普通品牌的后驅(qū)B級車打著燈籠也難找,那干脆我拿寶馬自己的坑錢平臺ULK前驅(qū)1系來比較,不到兩倍的定價,兩倍以上的豪華,值!太踏馬值了!
歸納一下如何評價325Li這款車,那就是,燈燈燈凳——標桿。但它不僅是標桿,還同時是同級里最值得選擇的車型,這就比較罕見了。過去就算一輛車被稱為同級標桿,但還是很容易找到比它好的車,比如以前有人說3系是30萬元轎車標桿,可但凡注重內(nèi)飾、音響、隔音或者座椅舒適性的客戶都可以很輕松把3系踢掉。
而這款G28三系的內(nèi)飾基本上和凱迪拉克以前的地位掉了個個兒,咸魚翻身了;音響,展廳低配車的音響綜合表現(xiàn)就已經(jīng)超越了我兩臺車上的Bose,我極度懷疑他們是不是搞錯車型放了一臺選裝哈曼卡頓的進來,因為聽感跟自帶哈曼的高配試駕車毫無二致;隔音,在用防爆胎的車里面實屬一朵奇葩(原本褒義),跟5系都沒有質(zhì)的差距,讓我說什么好呢,該增的重就增,去它的省油?考慮到噪音與配發(fā)的輪胎關(guān)系巨大,這點請以具體車輛為準;至于座椅舒適性,雖然聽說被封為同級最佳,(坐墊還比CT6長),但我持保留意見,因為皮質(zhì)還是那么粗糙,而且我不喜歡臀點太低的后排,座椅這東西嘛可以自己改裝,也不好一棍子打死。我自己比較不滿意的是車頭車尾沒上代耐看了,車尾完全沒有寶馬的辨識度,車頭T形的日間行車燈像科學怪人那樣被釘了兩根釘子,那東西要是改了又怕被執(zhí)法。
(附:車托數(shù)據(jù)CT6靜得變態(tài),時速120噪音才跟325Li時速80差不多,但因為試駕上不了120所以我沒察覺325Li有很大劣勢)
于是我的結(jié)論,早就寫在標題里了,325Li和CT6是對等的直接競品,實質(zhì)性差別就一處:CT6的屁股更大,這在實用性上同時是加分項與減分項,懂的人自然懂。如果有人用槍指著我的頭逼我在它倆里面買一個,多半我會選這個所謂的325,畢竟CT6停車真的嘔心瀝血,那如果沒槍指著我的頭呢?那我當然不會買了嘛!高功率發(fā)動機的缺席大大壓低了新3系的潛力,一句話說白了就是,要么浪費錢,要么浪費底盤。要開得爽只能530i了,但5系標軸后排沒3Li舒服。你說坐3系、開5系是個啥子時代?咳咳,這時代還是不錯的,畢竟如果想要較為古典的操控,現(xiàn)在還有4GC這種等同于進口老3系的在售,想要點個性還有3GT,基本上這幾個月就是(一般階層)寶馬粉最廣闊的選擇窗口了吧。
注:文中的CT6指不帶MRC與后輪轉(zhuǎn)向的普通版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