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因為之前誤將3.0T的消費稅計算為25%,所以得出了“40T豪華是良心價”這種錯誤結(jié)論,實際應(yīng)為12%消費稅,這樣計算出來的40T豪華和28T豪華稅外差價為6萬出頭,跟美國售價一致。文章我也重新修改過了
-------------------------------------------
周三晚國產(chǎn)CT6正式上市了。這樣一款旗艦產(chǎn)品,居然沒有先進口引入打市場,而是直接在中國發(fā)布國產(chǎn)版本,并且上市只比美國慢了2個月,可見通用對于中國市場的重視。這里引用一下百度來的數(shù)據(jù),凱迪拉克2015全球銷量27萬8,其中美國占17萬5,中國占8萬,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今天汽車之家就首頁了兩篇CT6的文章,一篇是凱迪黑,質(zhì)疑CT6“內(nèi)飾太差”“定價太高”,被噴的狗血淋頭之后下午又換了一篇相對公平點的,不過分析的太淺。所以我也忍不住想來寫一篇。
無需避諱,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個凱迪拉克粉,所以才會大半夜抽兩個小時寫這種文章。但粉得并不鐵。因為鐵桿粉絲都是有情懷的,比如迪粉。我是個勢利眼,看NBA如此,06年看火箭,09年看湖人,12年看馬刺,現(xiàn)在看勇士,哪家打球好看我就看哪家(當(dāng)然06年的火箭你們都懂的。。。姚明)。對待車也是如此,哪家車便宜又大碗,我就粉哪家。
當(dāng)然我眼中的“大碗”和別人不一樣,除了外觀內(nèi)飾這樣人類共通的審美需求之外,大多數(shù)人更看重品牌帶來的認知和社會認同感,車內(nèi)空間,和高科技帶來的談資。而我最看重動力感受(畢竟鍵盤車神,駕駛技術(shù)無從考證)和讓駕駛更容易的便利配置。
身為一個在外企工作的資深宅男加IT屌絲,我既不用應(yīng)付領(lǐng)導(dǎo),也沒有圈子,沒必要裝B,更不需要用各種外在的認同來支撐我的自信(老早就做好了“屌絲”的自我定位)。身邊來往的人不是親戚就是知根底的兄弟。所以品牌認同感對我來說毫無用處,我不愿意為此支付哪怕多一分錢的“品牌溢價”(雷克薩斯那樣買回來可以開20萬公里不壞的品牌溢價我還是愿意付的)。因此,一個年總消費額2.5萬元的人(剛剛從工資卡里統(tǒng)計出來的,不算養(yǎng)車),花了相當(dāng)于15年消費總額的錢,買了部凱迪拉克ATS-L28T豪華。
回到車,國產(chǎn)ATS-L以我的標準,是中國第一輛“便宜又大碗”的車。受制于中國市場導(dǎo)向,以往的性能車總是和“豪華”“小眾”“進口”等代表“貴價”的詞語聯(lián)系在一起,國外風(fēng)生水起的小鋼炮到中國來也要30萬起。GTI算是這個市場的開拓者,而ATS-L,毫無疑問是目前為止最具性價比的性能車型。有人說加了L不純粹,我想說,沒有這個L來擴大市場受眾分攤成本,淪落到小眾車下場的話,對我這樣的小眾性能控也是沒有任何好處的。有時候,弱勢就必須接受妥協(xié),有錢的話當(dāng)然我可以不妥協(xié),60萬的進口428i歡迎惠顧。
終于,按照慣例啰嗦了四五段話以后我們可以進入正題了。首部國產(chǎn)D級車(好吧,也可以說它是C+級)上市,定價策略跟ATS-L一模一樣,放低自己身段比著5系定了個43.99萬的起步價。雖然起步價一樣,但是凱迪拉克擅長做到的就是,花同樣的錢,你在凱迪拉克可以買到整整高出一個級別(也就是10萬)的享受。無論是車身尺寸,科技,動力,配置,都要比同價位的對手高出一級。如果你預(yù)算有限,并且看重品牌,CT6不會是他們的目標,A6,E級都更廉價的入門款(好吧這個級別寶馬還要點臉,沒出516/518Li)。但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喜歡“便宜又大碗”,并且有45萬左右的預(yù)算的話,CT6的競爭力簡直跟其他幾位對手不在一個層面。下面我們具體來看看花同樣錢的中配款(就是我認為最值得買的版本),到底差多少。(直接從汽車之家選的,篇幅關(guān)系部分我認為無關(guān)緊要的配置沒有列)
優(yōu)勢配置我標黃色,而劣勢配置我標綠色。輕易可以看到在所有競品里面CT6無疑是配置水準最高的。輪胎規(guī)格小大概是因為CT6僅重1700KG(捶胸頓足,ATS-L都有1600KG),在保證剎車能力的情況下減小輪胎規(guī)格有助于油耗表現(xiàn)。全景攝像頭和電子駐車確實確實有失豪車風(fēng)采,這兩項劣勢按照寶馬選裝價大概1萬塊,276馬力的動力其他品牌至少要多花10萬才享受得到,大出一級車身尺寸算抵消品牌溢價能力白送的,全景天窗5000,無鑰匙進入5000,座椅通風(fēng)8000,BOSE 1W,氛圍燈2000,自動遠光5000,氛圍燈2000(這些都是奧迪選裝價)。如果你不在意動力表現(xiàn)的話,光算配置你也省了至少2萬塊。如果你要買40T,那么也至少比其他品牌省10萬。奔馳400是79萬,奧迪50TFSI是66萬(當(dāng)然你懂的,配置低的感人)。并且他們都只有333馬力,寶馬71萬的535更只有300馬力,更不用提一向是D級車才配的后輪轉(zhuǎn)向技術(shù)了。
當(dāng)然,現(xiàn)在主要競爭對手在市面上都有接近10萬塊的優(yōu)惠,比如E260標價49萬實際40萬左右就可以買到,CT6如果沒有相應(yīng)幅度的優(yōu)惠出現(xiàn)肯定是自尋死路,但以我們對通用的了解,半年之內(nèi)5萬以上的優(yōu)惠肯定會有,1年之內(nèi)看銷售情況到8萬左右也是很有可能的。
而至于我之前抱怨過的40T同配置比28T高出幾萬塊這樣的坑自己的定價,讓我們先來排除稅率影響。3.0T跟2.0T的消費稅率分別為25%和5%,再算上17%的增值稅,那么這些車型的稅外價如下:
以上,一目了然,對于40T豪華,3.0TT發(fā)動機+全時四驅(qū)+后輪轉(zhuǎn)向,稅外價多收六萬多塊,美國40T也比28T貴出11000美金(合接近7萬RMB),兩邊差不多,這個差價基本也還算靠譜。領(lǐng)先型40T和豪華40T的稅外差價是6萬出頭,跟28T差不多。只有40T鉑金有裝B抬高自己身價的痕跡:28T鉑金比領(lǐng)先只貴6萬,同樣的配置到40T上稅外價卻貴了10萬。所以綜上所述,28T豪華是最具性價比的配置,40T豪華也可以買,40T鉑金會比28T鉑金多坑你6萬塊錢。不過真掏80萬買頂配的壕,估計也不在乎這五萬塊是被通用坑了還是孝敬祖國了。
至于次頂配和頂配,那高昂的售價之下,其實也有一些值得一看的裝備,比如領(lǐng)先原廠集成的的前后行車記錄儀,頂配的流媒體后視鏡,HUD,高級真皮座椅,麂皮頂棚,后排屏幕,以及,《喪心病狂的34喇叭BOSE音響》。雖然這些東西要13萬,足夠你買一輛福克斯過日子了。。。。。反正總的來說,豪華型是最值得買的,領(lǐng)先型毫無意義,希望后市場能解決原廠行車記錄儀。28T鉑金型的7萬塊很值,但是被領(lǐng)先的6萬在下面一墊,和豪華13萬的差價就顯得過于雞肋。如果可以提供選裝我提到的上述裝備那就是完美。
而關(guān)于28T和40T的選擇,當(dāng)然,在消費稅大前提下,28T肯定是最有性價比的。但我還是建議有能力的同學(xué)都選擇40T。畢竟這是一輛D級車,你要知道在北美不是殼子大就可以叫豪華轎車,動力上起步至少得是V6(寶馬是740i,奧迪對應(yīng)這邊的50TFSI),奔馳甚至是V8起步(S500,不過進口奔馳確實是最有底線的品牌了,至少S級是低功率V6 S320起步,至于國產(chǎn),呵呵)。并且從稅外價格來看,凱迪拉克對于V6車型非常的有誠意,不過40T也就只有豪華還算得上“性價比”了,更高的2個配置是屬于土豪的區(qū)域。
最后說到競爭力,其實之前的分析我都回避了一個最重要的事實,這是一輛貨真價實的D級車,或者至少是一輛D-級車。如果你能夠接受這個事實,能夠從它5米2的龐大車身上獲得滿足和認同,那么買CT6就是絕對值得的,這使得它和同價位的選手競爭力根本不在一個級別,完全貼合我“便宜又大碗”的原則。之前能達到這個效果的是君越,ES,XTS。但是他們從機械規(guī)格上來說只不過是前橫置的偉豪華罷了,甚至不要臉到5米大車使用2.0L發(fā)動機。CT6卻是貨真價實的D級。
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身邊有不少中產(chǎn)階級家庭都買了奔馳E級/寶馬5系/雷克薩斯RX這樣的車型來犒勞自己(大多是55~65歲左右的老一輩,車型多半是E260/525Li/RX270)。他們對品牌和彰顯自己的社會地位有要求,但是更注重實實在在的實惠(畢竟還是家庭用車)。在我看來,CT6完全有實力搶占這一部分用戶,畢竟凱迪拉克品牌在中國的名聲還是很響亮,很容易讓他們接受。如果CT6的外形設(shè)計和品牌能被接受,進入他們的選車名單,只要試駕一下,對比一下配置,很容易就會被CT6的產(chǎn)品力所征服。畢竟花C級車的錢獲得D級車一般的享受,誰會不樂意呢。
另外,不知道這個8AT調(diào)教會不會相對ATS-L有進步,是不是8L90版本,有沒有改進凱迪之奴翻譯文章中提到的低速發(fā)抖以及頓挫癥狀,如果沒有的話這會是CT6的一大隱患,畢竟奔馳9AT的實力已經(jīng)獲得了眾多媒體肯定。最后的最后真粉絲想對凱迪拉克說一句:提供行車記錄儀,HUD,34喇叭BOSE選裝才是你唯一的出路。人民的力量是偉大的!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