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車庫

話題31227條    關(guān)注920人

+關(guān)注
話題

德國有大眾,中國有“小眾”

眾所周知,大眾是一線的汽車品牌,可以說是汽車界的老大哥了。今天我在這里可不是說大眾車的,而是我國的“小眾”車型。

上汽榮威350,它給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因為它有非常漂亮的外形,它的側(cè)面非常好看,這得益于它的腰線,有點索八的味道。我細數(shù)了一下自主品牌設(shè)計,很少車型會加入這么動感的元素。進入車內(nèi),內(nèi)飾設(shè)計的也非常漂亮,值得一提的是,它在用料方面是很厚道的,中控臺全部都用軟性的塑料。座椅很舒適,后排空間不算太大,在A級車市場里也只能算中等再偏上的水平的吧。

好吧,問題來了,為什么它的銷量不好呢?

我也想過這個問題:可能它只是輸給了競爭對手罷了。于是,我就把榮威350和長城騰翼C50放在一起對比,對比的項目有:

一,后排空間,C50那2700的軸距在幾年前都可以踏入B級車的門檻了,后排空間很出色,350軸距為2650,但后排腿部空間也只是夠用。

二,動力,C50用的是渦輪增壓的發(fā)動機,爆發(fā)力是有的,這點350還真比不上。我身邊有人說它的自然吸氣的發(fā)動機有點的“肉”,不如福克斯。但我想說,你好意思讓它們放在一起比嗎?

三,比底盤,個人認為長城的底盤在自主品牌里算比較出眾的,和350那比較硬的底盤相比,C50不會吃虧。

四,比售價,350頂配12萬多才有導(dǎo)航和天窗,而C50八萬多就已經(jīng)標(biāo)配了。這中間差價有4萬。

當(dāng)然,4萬對于做生意的大老板來說簡直就是九牛一毛,但試問,人家會買A級車嗎?不會,大部分A級車進入的都是普通老百姓的家庭,4萬就不再是小數(shù)目了啊。對他們而言,性價比才是他們選車的首要標(biāo)準(zhǔn),我們有什么理由不買性價比高的車型,而選擇一個“繡花枕頭”?難道你要告訴我們,我是有后臺(上汽)的自主品牌?

不止350,好像上汽的旗下的車都是“小眾”車。比如名爵6,它頂配的售價為19萬元,我知道在19萬內(nèi)很難找到一個這么動感的掀背車,但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它售價高的原因,我只知道我可以用19萬買到低配的新天籟,中配的索納塔,高配的邁銳寶……它們都比名爵更高大上,而且他們都叫“B級車”。我還可以在19萬內(nèi)買到速騰,朗動,朗逸,K3,??怂?,c4l,凌派,軒逸……它們都比名爵更有內(nèi)涵,而且他們都叫“合資車”。我們有什么理由不買合資車,花那么多錢去買自主品牌?

當(dāng)然,我不是說自主品牌不好,只是認為自主品牌的機械水平和合資車相比還有一定差距,還有待提高。我承認上汽是有實力的,我也承認他們是精心地去打造旗下的每一款車,但我認為上汽的品牌定位是有問題的,要不然它的車在大街上的曝光率也不至于比其他自主品牌還低。上汽還真得向其他品牌多“取取經(jīng)”。比如凱迪拉克,它知道自己的設(shè)計太過浮夸,甚至有點另類,所以他們就把XTS改的乖了一點。再比如比亞迪,它知道自己的實力不去其他品牌,就造了一款廉價的F3,雖說是仿人家豐田的,但單從銷量來看,它已經(jīng)成功了。

在這里呢,我想對上汽說幾句話: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理念,所以我們不必刻意地去迎合消費者的胃口,而改變自己原本所追求的東西。但我們至少要知道消費者需要什么,并且學(xué)會適當(dāng)?shù)南蛳M者妥協(xié)。我相信很多人都喜歡上汽的車,它代表年輕,時尚,動感,甚至是科技,當(dāng)很多人看了售價之后,上汽的車就被他們pass了。所以我認為放下自己的“架子”并不丟人,只要稍稍降低一下自己的定位,就可以提升你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

ps:很多人都愛ps,自己也嘗試一下,哈哈。寫這篇文章,完全是個人因為榮威350而引發(fā)的一系列的思考,可能這種想法還不夠成熟,畢竟我還年輕,對汽車這個領(lǐng)域還不是很了解。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我得到一定的成長。同時也希望各位網(wǎng)友多提寶貴意見,我一定會虛心接受。

收藏

2014-03-14

0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

我關(guān)注的部落

登錄關(guān)注部落,才有更多簽到。請先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