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ATS這款車是仰慕已久了,基本上所有的輿論都是在駕駛上好評如潮,在空間上被貶的S一樣。可是到底這動力操控能好到哪里去,這空間能憋屈到什么程度,所有媒體都沒有試駕過的低配版跟電磁懸掛+LSD的頂配有什么區(qū)別?帶著滿腦子的疑問,今天跑了一趟西鄉(xiāng)凱迪拉克4s,一試究竟。
首先,這邊4s的環(huán)境不錯,寶馬、凱迪拉克、捷豹3家一起占據(jù)了很大一片,特別是寶馬,那規(guī)模真叫一個大。凱迪拉克這家店據(jù)說也是全國最大。進了凱迪拉克的4s,比較干凈整潔,店面布置也比較合理,不像寶馬那么亂(也是因為車型少嘛,嘿嘿),接待人員素質不錯,端茶倒水,介紹車子,安排試駕,都不錯,表揚一下。
下面說車。貌似昨天情人節(jié)店里搞活動,這車被打扮成禮品的樣子,不知道能賣出去幾臺,哈哈。
外觀就沒什么好說了的了,網上大把圖片,我這破手機渣畫質看看就過去吧。總的來說這車在尺寸上就是:外觀看著顯大,內部坐著顯小??赡苁莿P迪拉克這種棱角很多,前后尖尖,高窗線的設計,讓這車外表看起來不小,而真正坐進去之后,發(fā)現(xiàn)車子的四壁屋頂,都很厚實,以至于擠占了不少乘坐空間,詳細的后面細說。簡單跟寶馬比較一下(我會告訴你我從凱迪拉克出來之后又特地跑BMW試坐了一圈兒么),前座按照我的身材和駕駛習慣調整好座椅之后,大家差異不大,都夠用。后座比一系各方面都大是肯定的,比F30標準軸距版,在長度上(膝部空間上)稍差,其實也差不太多,主要是虧在頭部空間上,ATS的厚墻壁厚屋頂讓人有種比較壓抑的感覺,一直老老實實坐著問題不大,如果想要亂動彈,小心碰頭。
這個樣車是最低配,所謂乞丐版了。不過凱迪拉克在配置這一點上比較厚道,最低配的版本也保持了足夠的體面,儀表臺,座椅什么的還都是皮質的,做工也不錯,造型跟頂配版本幾乎一樣,當然皮的質地肯定是不同了。
駕駛位是按照我的習慣調整好的。這空間基本就跟馬三兒差不多嘛。坐倆人應該夠用了。
后座頭頂上的天花板偷了一大塊凹進去,如果沒有這個凹,后座是真正沒法坐鳥。其實我覺得不如直接取消天窗,這玩意真沒啥用,還頂頭。
后備箱內部夠高,為了避讓懸掛系統(tǒng)形狀比較詭異,開口比較小且高,沒有備胎,夠用。
、
按照我的習慣調整好的位置。
非常討厭的“腳手剎”
其實膝部空間是夠用了的。后排坐姿有點問題,如果按照比較貼身的坐法,必須直挺挺的,坐久了會很累,如果用比較隨意的,垮下去的坐法,椅背又不會很貼合,差評!
駕駛區(qū)感覺還不錯,該有的全有,該能調的都能調,該長在什么地方就長什么地方(除了那個萬惡的“腳手剎”)。方向盤直徑很小,挺厚實,雖然長得比較“靜態(tài)”,不過靜態(tài)握持起來,還是比較“動態(tài)”的。嘿嘿,暈了沒有?一旦開起來,這方向這個輕啊,準還是很準的,但是怎么這么輕,運動模式下也沒太大變化,可能是目前的潮流就是這樣的,估計適應了能好點??最左到最右2圈半吧,沒寶馬F30轉向快的那么嚇人,挺好。、
排擋沒什么好說的,AT嘛,就那樣,不過手動換擋前+后—,凱迪拉克你這么設計不覺得反人類么?除了頂配都沒撥片。
剎車踏板位置不錯,力度也不錯,不會很神經,也不會很重,從高車速減速的時候給人信心挺足,據(jù)說在賽道上這個B牌剎車比較給力,沒機會試,權當如此吧。順便說一句,這車停車的時候很難非常順滑的停住,試車員開的時候如此,我還以為他不上心,或者技術不行。換我開,在快要停穩(wěn)的時候非常細膩的松開剎車,依舊是頓了那么一下,知道AT不比MT,但是也不應該如此之難呀。
油門踏板,落地的油門踏板踩上去不錯,不輕不重,油門到底會有觸發(fā)降擋的開關,咔噠一下。這車油門的問題就是行程非常短,個人覺得這樣難以更細膩的控制動力,不過今天開的比較少,談不上細膩控制了,沒有進一步的體會。
座椅形狀不錯,比較貼身,可調角度也足夠,坐姿也可以很低,沒什么好抱怨的。唯一可說的是在默認狀態(tài)下頭枕離后腦勺比較遠,這樣在被追尾的時候頸部會承受比較大的沖擊,不知道頭枕是不是可調的,如果可調,當我沒說。。。
ok,總結一下在駕駛界面上與寶馬F30的差異吧。可以說,凱迪拉克ATS做的還是相當不錯的,沒有明顯的缺失,相當合格。但是距離寶馬在駕駛界面設計上的人機溝通感,運動感,投入感,還是有一段路要走的。而且某些美式傳統(tǒng)陋習,比如那個“腳手剎”,比如內部空間利用的大大咧咧,也是時候改改了。
低配是225?。矗怠。遥保罚吲涞暮筝喆笠惶?。實話說,這個輪子用在這個車身上,顯小。
高高的窗線給后座帶來很大的壓抑感,更加劇了視覺空間上的局促。
窗戶小,內部不敞亮
后坐的iso?。妫椋鴥和五^點(同時也是latch下錨點)
latch系統(tǒng)上錨點。插一句,個人覺得latch系統(tǒng)多的這一個錨點非常之合理,有條件的情況下,盡量選擇latch的兒童座椅,比isofix的感覺更合理,更牢固。
高配版的輪轂。
、、
請注意,從這個角度看過去,這個缺口是不是很詭異??
臨走的時候,4s送的電影票,貌似凱迪拉克跟這部片子合作搞活動呢。不錯不錯。贊一個。
補充一下,今天試駕的車是頂配版,強烈要求試駕普通版未果。貌似現(xiàn)在凱迪拉克的策略是,所有試駕測評全部只提供頂配車,以產生足夠的噱頭。但是,可但是,賣出去的絕大部分都是沒有MRC+LSD的普通配置呀。我試著搖了幾下展廳了的最低配車型,貌似懸掛還是比較堅實的,幾乎不太搖得動,感覺上跟E87寶馬120差不多吧。
頂配的車型有駕駛模式選擇,在舒適(就是普通)模式下,車子開起來比較正常,懸掛比一般的買菜車要硬一些,舒適度我覺得還挺好。檔位攀升的比較積極,起步了就一口氣給你加到4檔去了。換檔平順性,就那樣吧,不過不失。沒什么好說的。
在運動模式下,懸掛稍微硬了一點(或許是我心理作用?)最明顯的是變速箱的邏輯,轉數(shù)保持非常積極,松油門會有發(fā)動機牽制減速,且降擋會補油,看起來挺熱鬧的,呵呵。
下面說說動力,ATS普通開開,跟一般家用買菜車沒啥區(qū)別,松開剎車不踩油門就會慢慢走,路上也不會讓人緊張。中途突然提速,一腳油下去,變速箱反應還是挺快的,一下子就給你降擋飆轉數(shù),能上到6000多轉,加速算不上非??衩?,但也是夠力了。不過這變速箱感覺還是明顯不如寶馬的那個8at,沒那么得心應手,換檔的感覺也更明顯一些。在一個紅綠燈路口,我試了試左腳剎車,憋住轉數(shù),大概3000轉左右大油門起步,車子沒怎么抗議,就那么出去了,應該是不慢的,可能是因為試駕車,沒有催逼它到極限吧,也可能是電子系統(tǒng)沒有關,反正就是輪胎也沒響,感覺上起步也不怎么狂暴。總體來說,動力跟寶馬的320比是強大太多了,比328還是差那么點意思,跟125的加速非常類似。我猜還是寶馬的那8at變速箱帶來的優(yōu)勢,凱迪拉克啥時候也換一個呢?或者干脆給個手動擋?我是不是想太多了?
由于試駕路段是社會道路,而且多是大直路,對操控沒太大感覺。轉向上,車頭反應很快,而且車身姿態(tài)變化的很小,掉頭的時候側傾也很小。我猜可能是著名的MRC的功勞吧,不知道普通版的怎樣,如果真如我猜的,跟120類似,那也足夠好了。整車感覺很敏捷,不錯。路上有幾個大車壓出來突出的包,試駕員沒有躲,車子快速壓過去,嘭的一下就過去,表現(xiàn)非常利索。
順便說一下車道偏離預警,挺好玩的,一壓線就震屁股,偏哪邊就震哪邊。
最后說說一下價格,大家都知道啦,最低配30.8,現(xiàn)在一分錢不少,送4次保養(yǎng),每7500保養(yǎng)一次,每次1000左右,買車送會員享受8折,3年不限公里數(shù)保修。總的來說凱迪拉克的誠意還是不錯的,跟320比優(yōu)勢很大。如果價格去到頂配版的地步,328的強大存在就不能不考慮了,操控上確實ATS更純粹一些,高科技裝備也多,但是空間上,品牌效應上,保值率等等方面上,凱迪拉克對比別摸我的差距還是不小的,買頂配版的絕對是真車迷或者真棒槌。。。。哇咔咔
最后打聽了下國產的問題,4s小哥說,國產L版之后低配可能還有1、2萬下探的空間,頂配的價格估計變化不大,畢竟要有車型挺上去作為旗艦打品牌形象。要說我對國產車型有什么期待,取消天窗,換8at,可選MRC,可選MT?我確實想太多了,娃哈哈。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