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車庫

話題31227條    關注920人

+關注
話題

談談我對選車的一些看法

最近幾個月,我也一直在選車~無非糾結于2個大問題~

問題1:是留著6年多的小C,再買1輛?還是置換一輛?

問題2:到底選啥車?是合適自己的還是自己喜歡的?

先跳過問題1,直接聊聊問題2,其實這個問題很一定要夠精準多人會遇到,因為往往自己喜歡的未必是最適合自己的。其實這倒還好,平時在導購問題中經常會看到有人買車是聽別人說某車好或不好而做選擇,這個是我無法接受的,

所以,買車的第一點,我覺得還是要買自己喜歡的,其次考慮是否合適自己的要求,能兼顧的話最好!這個其實不一定是自己最喜歡的車,也不一定是最適合自己的車~所以,有時候這兩個方面各降一級要求,可能更容易做出選擇。

買車第二點:內飾和外觀那個更重要?

我個人覺得,如果只能二選一的話,我肯定會選內飾。不是說我對外觀沒要求,而是我首先認為車畢竟還是個工具,不指望一臺車或者一臺車的外觀來為我掙得啥“面子”~所以外觀于內飾比起來就沒那么重要,比較車的外面,更多時候是給別人看的,而內飾方面,確是自己每天開車要接觸的~如果一臺車,內飾比較差勁,但外觀還不錯,最后的效果就是自己開車時會比較郁悶。所以像眼下一些車,像老福克斯這種的我是肯定無法接受的。還有一種就是令人審美極度疲勞的車,盡管它做工可能還很不錯,比如大眾的車~套娃風格能在外形以及神奇的品牌方面給不少面子,但是內飾也是一樣的德性,看著就沒啥精神。話說新捷達換了圓形空調出風口,個人覺得好看多了。

買車第三點,品牌,車系,車型怎么選?

我倒是沒有那種某車系堅決不買的想法,但是一些小眾的,保有量極低的車型我是不會考慮的。舉幾個例子,比如目前的三菱和菲亞特~我想原因或者理由也不需要我多解釋。另外還有某些車我是不會考慮的,比如凱越,朗逸,福克斯,科魯茲這種非常熱賣的車型,爛大街沒個性是小的方面,主要還是去到ssss時比較不方便,經常會遇到排隊~實在浪費時間~俺同事的凱越之前被人擦但后翼子板,正常鈑金噴個漆一天就能搞定的事,隔天應該能拿車了吧,結果愣是等了四天,SSSS接車時是說要第五天才能拿的~原因就是修理部里還有好多車……像這種情況,那不是純耽誤事兒么。所以,我個人還是不想選那種銷量超高的車型,怕的就是這個。那么如果銷量低點,最低能接受到什么程度呢?以合資B級車為例,像昊銳,C5/508這種程度我還是可以接受的~思鉑睿,睿翼這種的就比較勉強了~當然我是純指銷量~如果上述幾車里,我個人覺得還是思鉑睿最靠譜,畢竟品牌因素也是要考慮的。像戈藍,凱澤西這種的我是可定不會考慮了,盡管我個人覺得凱澤西這車還不錯。

買車第四點:車型特點,機械風格

首先我不會考慮軒逸這種過于城市,過于舒適的車型。這樣的風格定位和我的駕駛習慣是不一致的。從機械方面來看,我最關心的不是動力也不是地盤,而是轉向,我不要求轉向多輕巧,哪怕是傳統(tǒng)的液壓助力我也不覺得過時,但是轉向一定要夠精準,不要求多快手,但是圈數千萬不要太多,不然停車,調頭都不方便。之所以把轉向放在動力和地盤之前,是因為,如果一臺車動力和地盤都不錯,但是轉向做得不好,不準或者回饋不自然,有的甚至沒啥路感回饋,那么整體的駕駛感覺會很差,而如果我自己去做改動,那么我感覺轉向的改動難度是大于地盤懸掛和動力提升的。地盤方面規(guī)格只是一個方面,具體還要看實際水平~這樣的例子還是很多的,尤其對于像我這種第一臺車是法系車的。至于動力,通常同款車都是會有多種動力可以選擇的。

買車第五點:乘坐舒適和配置靜音

首先說乘坐的舒適性,其實不一定空間越大越舒適,當然大空間對乘坐舒適肯定是有幫助的,但是還是要回到車上來看。舉例朗逸和花冠,花冠的空間在現在看來已經是這一級別比較小的了,和朗逸比起來更是沒有優(yōu)勢,但是如果讓我選其中一臺

坐,我會考慮花冠。這個其實就是人體工程學的問題的,花冠盡管后排不大,但是乘坐的舒適性,人體工程的合理性是要好于那個被拉大了的朗逸的,這個確實就是親身體會了才知道。配置方面,不必像某些車有一大堆配置,其實常用到的也就那么些,關鍵是常用的配置要夠合理,耐用,方便用。靜音方面,我可以接受來自發(fā)動機點聲音,但是這聲線要有力點。風噪很多時候是車輛外形決定的,這個很難解決。而胎噪通??梢酝ㄟ^換輪胎來改善。但是,像老思域那種來自地盤的噪音我是無法接受的。

聊了這么多,也就是想到啥寫啥~不是很細致具體~思路也不夠清晰~算是拋磚引玉吧,大家多提意見!

收藏

2013-11-04

0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

我關注的部落

登錄關注部落,才有更多簽到。請先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