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得你不相信 起亞新佳樂2.0AT全面測評
這是大概四年前新車評網對新佳樂進行評測之后所撰寫的文章標題。這篇文章我曾看過多次,但是都是很久之前的事,所以除了大概記得一個“好”以外,基本已經不記得具體的文字描述了。上篇對新佳樂進行外觀描寫后,本來應該緊接著跟上“駕駛篇”,但是遲遲未能下筆,現在補上。我不敢茍同新車評網的測評文章,以下所寫也實屬真實個人感受,如有雷同,不勝榮幸,如有偏頗,還望指正。
新佳樂保有量很小,我的新佳樂應該是我們這個四線小城市的第三輛還是第四輛,后來雖然漸漸有所增多(多了一家銷售網點),但仍舊處于小眾車的范疇。因為它的外形,走在街上甚至有人把它叫做“城市越野”(時至今日CRV等車型在我們這邊的一個稱謂,挺雷人的),轉瞬人們又會說“誒但是底盤貌似蠻低的哈”,很多人一時還難以相信,其實它是一輛MPV,一輛緊湊型家用MPV。
但是,正如外形一樣,新佳樂的確有一些不同于傳統MPV的駕駛感受,這也是我接下來將要說到的。本人駕照駕齡已有六七年,但實際駕齡還得從擁有新佳樂開始,我到目前為止大概試開了二十多輛車,但大多都是匆匆忙忙的十來分鐘,所以也談不上有什么心得,開過最高級的車是雷克薩斯IS250(我都不好意思說出口了),還有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姐的威馳和我一朋友的銳志,這兩個車都經常在開,前兩天一位朋友新購了智跑,陪練的時候我也開了挺長時間,感受還很新鮮,所以接下來會拿新佳樂、威馳、智跑進行對比(雖然完全是不同級別不同領域的車型,但目的在于區(qū)別一下各自的駕駛感受),至于銳志之類的操控好手,就不予比較了。
首先是1.6自動擋威馳。這輛車給我的感覺是很靈動,但不是靈巧。說靈動是因為它動力比較充沛,這點我覺得豐田的發(fā)動機還是比較高效的,再加上車重的關系,感覺動力水平甚至不輸給2.0的新佳樂。不是靈巧,是因為它太過輕便和飄忽的轉向,以及懸掛,還不能與“巧”聯系在一起。我常常把威馳開得“風生水起”,因為它動力足,車身小,開起來就像一個大玩具,很輕松,但是正如剛才所說,威馳的轉向太飄忽了,再加上非獨立懸掛,以及窄胎導致抓地力不強,溫柔一點駕駛還好,如果偶爾撒個野,必須好好hold住方向盤,同時要時刻注意和轉向的回饋較勁,才能更好地控制住車身。
接下來先說新佳樂,再說智跑。新佳樂給我的一個驚喜是起步時居然有推背感,這和發(fā)動機的調教以及變速箱的調教有關,這非常適合我的駕駛風格(喜歡在車流里穿梭,但是上了高速反而變得溫柔),而且新佳樂的轉向是我開過的所有車型里面最重的,但是勝在轉向的虛位較小,指向還算精準,所以在車流中穿梭的時候給人的信心很足,同時轉向的回饋很討好,比如低速出彎后雙手離開方向盤,因為方向盤較重而且回饋比較線性的關系,轉向的回饋基本能做到和行車軌跡一致,這點在智跑和威馳上是體會不到的,所以盡管佳樂的車身較大,但是這樣的轉向卻讓我覺得駕駛起來很靈活很聽話。同樣需要強調的一點是,雖然佳樂的方向盤很重,但是我老婆和我姐都出奇的喜歡開佳樂,我老婆(剛脫離新手階段不久,還談不上什么駕駛水平)的原話是:即使很久沒開車(絕大多數時間都是我在開),開佳樂還是覺得很上手,其他車就不行,總是感覺怪怪的。有幾次她開卡羅拉和威馳,據說一路上開得小心翼翼,因為方向盤太輕,需要時刻掌控好,所以反而開得更累。至于我姐,雖然開她自己的威馳已經開得很習慣了,但是偶爾開起佳樂,也總是覺得開起來很舒服。
寫到這里不免有些想法,我們總說以卡羅拉為代表的一些轉向比較輕巧的車型很適合女生開,同時也說像mini之類的雖然外表很適合女生其實它的轉向偏重又不太適合女生,所以給我們的一個先入為主的觀念是針對大多數女生而言仿佛“方向盤輕才是王道”,但是前面說到的兩位新手級別的女性司機如此喜歡佳樂,著實讓我有些意外。
現在說說佳樂的缺點之一——動力不足。前面說了,我在高速上反而變得比較溫柔,一是和我個人風格有關,二也是和佳樂的特性有關,雖然佳樂起步的時候頗有些推背感,但是一旦速度過百后再要提速已經有些困難,貌似這也是韓系發(fā)動機的一個特點,低轉扭矩比較理想,高轉相對乏力。巡航80的時候,轉速已經達到了2000(銳志不到1500),100時2500,其實這時候如果強行再給油,或是手動模式下主動降檔,佳樂還是有一些爆發(fā)力的,但這個時候發(fā)動機的聲響已經有些擾人,所以一般我的車上有乘客的時候我是不會這樣“激烈”駕駛的,以免“嚇”到乘客,但是如果一個人開,保持轉速在3000轉左后的話,佳樂還是能帶給人一些駕駛快感,只是這時的快感背后已經感到有一些后勁不足了。
再說說佳樂的其他地方。因為定位的關系,佳樂的懸掛調教得相對偏軟,過彎時側傾比較明顯(其實佳樂的重心不高,但是坐姿比較高,所以這個時候更多的側傾感受是來自坐姿的關系),通過復雜路面的時候,還有一些多余的彈跳,再加上隔音做得不夠理想,來自底盤的一些噪音,加上車廂內部的一些共振(我的佳樂已經開始有一些雜音了,尤其是尾箱門鎖扣的結構關系引起的噪音,貌似這也是佳樂的通病,很多佳樂車主有反映這個問題),而這些共振通過佳樂“大兩廂”的造型被放大了,所以種種因素加在一起導致新佳樂的乘坐氛圍顯得不是很高級,這也是一直以來我比較介懷的一點感受。
可以說說智跑了。智跑的轉向比我想象的要輕很多,而且和威馳一樣,回饋不那么討好,開起來不是很舒心,而且智跑的重心的確高過佳樂很多(這不廢話么),懸掛和佳樂相反,調教得偏硬,濾震也還有提升空間(多余的彈跳比佳樂還多),剛開始我還以為是胎壓太高了,結果朋友說出廠的時候已經調到了2.3,我也特意打開智跑的車門看了看胎壓表,最標準的胎壓正是2.3。一段時間下來,智跑確實讓我有些感到疲累,一是得時刻保持轉速低于2500,二是轉向偏輕,行車時需要更注意,三是車身比佳樂笨重一些,重心也比較高。至于發(fā)動機和變速箱,應該說這款2.0的發(fā)動機和佳樂的多少還是有一些聯系(這個沒有研究,了解的網友請賜教),但是調教不一樣,比如相應時速下對應的轉速就要低于佳樂,再加上檔位更多,有6檔,相信二者的油耗可以打個平手。要說這款發(fā)動機的爆發(fā)力如何,和變速箱匹配如何,還得等磨合期結束之后才能更好的體會了。
大概就說說這些。寫這篇文章寫得很累,因為一些專業(yè)術語不知道怎么描述才好,而且“駕駛感受”不是三言兩句可以說得完的,所以只好先把暫時能想到的寫下來??傊痪湓?,也許佳樂的設計理念不是以追求運動和操控為訴求,但是在佳樂提供了家用MPV應有的一些便利性和功能性外,著實讓我體會到了一些難得的駕駛樂趣。這一點來說,我已經很滿意了。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