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有7、8臺車,除了新老板的傲虎3.6外,其他的我都開過。正好昨天跟領導出差,去的時候由我來駕駛,行駛距離150km,其中10km的市區(qū)車流少道路,10km的龜裂路,高速40km,其余全是二級路,二級路50%是平路彎緩,另外50%是山路彎急。正好可以較為全面的感受這臺車。
說實話是第一次開斯巴魯?shù)能嚕@個在傳說中的運動品牌,被很多“運動”車愛好者推崇的,有著水平對置發(fā)動機和全時四驅系統(tǒng)高機械規(guī)格的,底盤加高版旅行車,到底是什么效果,對于我這個偽車迷來說,坐上它的駕駛室,確實是一件很性奮的事情。
150km的駕駛下來,我的主觀印象對這車的好感不多,但是卻老是在對她回味,這究竟是為什么。俗話說情人眼里出西施,愛之深,責之切。這大概就能歸納出我心里現(xiàn)在感受吧。
下面開始駕駛,上車,準備點火時候發(fā)現(xiàn)是電子點火,所以順帶問了下老板,是不是電子手剎,順著老板的指示找到了手剎位置(新車評的文章多看的好,不然開貴點點的車,偏門的車,都容易出洋相)。倒車,倒車攝像頭清晰度還是不錯,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后方情況,但我還是習慣性的通過后視鏡倒車,后視鏡非常大,我身高矮,座椅調靠前了,后視鏡都不用調整。
開始駛出城市,幾個人少的十字路口轉彎后,開始感覺不對勁了,方向很輕,比所有我開過的SUV都輕,但是,方向盤有虛位,而且這個虛位還挺大,這是我十分不解的問題,而且這個問題,一直全程伴隨著我。開了10km后,老板好像想到了什么,按了某個按鈕,車子性格突然一變,油門反映明顯加快,加速也更有力,方向加重了一些,我就想到,這個肯定是所謂的舒適-運動-激烈的駕駛模式了,按照這個發(fā)動機的排量,剛才應該是舒適,現(xiàn)在變?yōu)檫\動了,但是可悲的是,那個虛位依舊存在。
在城鄉(xiāng)結合部,遇到了中國特色的城鄉(xiāng)結合道路。超級龜裂的水泥路,以及巨大的路基沉降,時好時壞的路面平時轎車過這條路是致命的。還好,我今天開的是高底盤的轎車,過這段路的時候,底盤的感覺就是介于德系車和日系車之間,不會硬得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也不會軟得讓人擔心,這個感覺我是比較喜歡的。車子懸掛的設定明顯是傾向舒適的,掉坑里的時候,懸掛到頂了,咚的一聲,也不會讓你擔心是個硬碰硬,似乎底盤把這個震動化解了。3.6的發(fā)動機在市區(qū)完全是綽綽有余,對于這種1.6噸的車,且具備優(yōu)異發(fā)動機的,市區(qū)駕駛還是選2.5排量的好。當然3.6的在市區(qū)也不會讓你覺得突兀。最最關鍵的,還是那個方向盤,虛,而且基本沒什么路感可言,這個在山路的駕駛中,更加感覺嚴重。給人的感覺就是這樣,摸別人的時候,咦軟軟的,挺好摸的,再多摸摸,咦感覺怪怪的,是不是假的???傷不起啊……有木有、有木有、你到底是有還是木有?。?!扯遠了,下面繼續(xù)開始高速。
上了高速,強大的動力開始涌現(xiàn),輕而易舉間,速度就到了150,路上基本上是遇車超車。我想,許多人買大排量,要的就是這種感覺吧。而且,由于排量大發(fā)動機轉速都輕易的控制在3000轉以內(有領導在,我可沒機會試試地板油),高速140時速巡航,油耗都能控制在10L,對于這種個頭的車,已是非常省油的了。速度上去以后,方向依然很輕,得力于四驅系統(tǒng)吧,高速變線還是很容易控制的,沒什么讓人擔心的,懸掛依舊軟,坎坷路面時候噔噔噔噔就過去了,不會有德國車那種咚咚咚咚過去的感覺。整車高速的表現(xiàn),我還是很喜歡的,只是喜歡重手感的同學,肯定是不會喜歡這種全身軟軟的感覺,他們都喜歡全是都是硬的,而且長久持續(xù)一直永遠千秋萬代天荒地老堅硬下去。有點扯遠了,下面繼續(xù)高速、、
高速時候最大的杯具是,在我一次超越大貨車的時候,在我車尾巴剛剛過了大貨車的瞬間,傲虎的尾巴動了一下,誰然我沒被嚇到(開我夏利N5的時候,大風過貨車是我最擔心的事情,經常會驚出一聲冷汗),這就是所謂的駕駛信心吧,但是我還是覺得很奇怪,超車的時候,時速也就120這樣,對于這個檔次的車,也被氣流有那么大的影響?這個就是高車身,長尾巴的禍害,好在有四驅系統(tǒng)的幫助,只是動了一下就恢復了(我的N5都是搖啊搖)。
下了高速,到2級路,最大的感受就是,動力強就是好啊,超車既安全,又放心。幾次超車插隊,車速太快了,需要剎車的時候,剎車是非常線性的,雖然懸掛給人舒適性的感覺是軟,但是剎車的時候點頭并不明顯(也可能是我的N5太明顯了,我錯覺)總之,動力剎車系統(tǒng)給我很大的好感。平路的二級路就這樣過去了,這一段路況較好,整個駕駛的感覺比較逍遙自在。
山路二級路,這一段路是體現(xiàn)傲虎彎道技術的地方了,也就是這里讓我很失望,整個山路的彎路,并沒有給我快跑的信心和樂趣。動力和剎車系統(tǒng)一如既往的好,這里就不多說了。最大的問題還是出現(xiàn)在轉向系統(tǒng),方向盤的虛位讓我在彎道中信心不足,雖然這種感覺在后半程由于自己對虛位熟悉了,有點減弱,但是還是不足,我有試過在直路上把方向輕輕動個角度,車子依舊直線前進,哎……。在路況好的彎道,可以非常好的感覺到了四驅系統(tǒng)的威力,能感覺到輪胎咬住了地面。據(jù)說四驅在彎道是加速了,抓地力會更強,彎道也更快,可惜,我沒那機會和技術來體驗了。剛才說的,是路況好的彎道,在路面不平的彎道(就是有許多小小的坑坑洼洼的路面),這個時候,我可以明顯的感覺到輪胎被彈了起來,也就是輪胎并不能咬住地面(這應該是懸掛的問題??大家解答一下。)但是彈起來,在輪胎再次接觸地面的瞬間,你可以感覺到四驅的作用了,只要一接觸地面,就又咬住了。雖然四驅很讓人放心,但是,坑洼較長的時候,我總不能夠開車一直在適應這種跳-抓-跳-抓的感覺吧。車上載著人,駕駛者最關系的,還是車上的乘客安全和舒適。一個人的時候,應該會喜歡車子動動,讓自己性奮一下,這就像偷情吧,我沒感受過,請感受過偷過的同學上來回答一下。
接下來是回程,回程我全程做在后座,后座那叫一個寬敞啊,尾箱已經很大了,但是我后座還是可以敲二郎腿,這個腿部空間,和帕薩特一個級別的,也許還更大。后座的感覺,明顯和駕駛座是完全不一樣的,對車身動態(tài)基本是沒辦法感受到的,能感受到的,就是懸掛的動作和底盤的軟硬?;旧峡梢哉f,前排和后排的感受是迥異的,之前說的那些缺點,在后排是沒辦法感覺到的,你也沒辦法感覺到車子尾巴的動態(tài)。后排我們坐了3個人,整體舒適性還是非常不錯的。
接下來是總結,車子的一些缺點,可以歸結為由于車身大了,高了,尾巴長了,對車輛的操控有影響,但是方向盤的虛位,是我沒辦法理解的,又或者是SI-Drive系統(tǒng)必須選擇在最強的模式,方向會變好?很可惜,我沒機會體驗到這個最強的模式??傮w來說,我對這個車子的評價是,發(fā)動機、變速箱、底盤、四驅系統(tǒng)、空間這些都是SUV類車型中的佼佼者。方向和懸掛,讓我覺得非常的普通。
所以,一番駕駛和乘坐下來,我對這個車是又愛又恨?;貋硪卜讼滦萝囋u的車評,大多數(shù)的觀點,和我的感覺是一致的,但是轉向和懸掛的這個環(huán)節(jié),并沒有專門的描述。希望大家能給我說說。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