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庫許久沒更新了,前面“預告”的N篇文章,到現(xiàn)在還沒交上來。原因很簡單,因為俺結婚了,結婚完又去蜜月了,一直到這兩天才回到家里。所欠下的文章,接下去抽空陸陸續(xù)續(xù)補上吧,先發(fā)一下去三亞“蜜周”的游記。整片游記都寫好了,文字加照片加說明,已經(jīng)放在自己的QZONE上了。考慮到新車評的寫作界面還沒有加上自動保存草稿的功能,外加大伙一般也沒耐心看篇幅太長、圖片太多的文章,我就把整個游記按照日程拆分成幾篇,這樣既方便感興趣的朋友閱讀,也方便我自己編輯。
~~~~~~~~~~~~~~~~~~~~~~~~~~~~~~~~~~~~~~~~~~~~~~~
結婚是個累人的事,唯一能讓人提起點精神的就是結婚之后可以去蜜月。其實作為一個超強版宅男,我對于旅游是真的沒有興趣,總覺得到哪里都不如在家舒服。不過蜜月這個事情如果沒有的話,估計會讓我們家老婆掐死,不掐死也得念叨一輩子。所以,那就蜜月吧。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非誠勿擾2》的影響,蜜月的地點選在海南的三亞,時間是一周,在三亞呆七天六夜,回來又在廈門住了一晚,才坐動車回泉州。我們家老婆說,不是蜜月嘛,怎么成“蜜周”啦。沒辦法,一來是沒假期,二來是沒米?,F(xiàn)在國內(nèi)的旅游和挨宰是同義詞,給人的不是賓至如歸的感覺,而是羊入虎穴的恐懼。
先說一下對于三亞的總體感受吧,然后接下去大致介紹下每天的行程和花費。
我是真沒想到從廈門坐飛機到三亞居然要花上兩個小時的時間在天上飛——之前總覺得地圖上看挺近的,不就在廣東旁邊嘛,廣東隔壁不就是福建了- -b。到了三亞之后,覺得這地方真適合養(yǎng)生,空氣清新,風景優(yōu)美,連海水都是讓人詫異地透亮干凈。當然了,讓人滿意的只是自然風光,是硬件。至于軟件嘛,實在是跟不上發(fā)達地區(qū)的步伐,更別提啥“國際旅游島”的美好憧憬了。盡管每天入住的都是1K+到2k+的酒店,服務的水平仍然是讓人無語,再度印證了我的一個觀點:一個地區(qū)服務業(yè)的發(fā)展水平與當?shù)亟?jīng)濟的發(fā)展水平是緊密聯(lián)系的。
DAY 1:廈門——三亞 入住海韻度假酒店
這是“蜜周”的第一天,剛好大連來的舅舅舅媽跟我們同一個上午的飛機,但是他們的飛機是上午8點的,為了省點麻煩為環(huán)保做點貢獻,11點多才飛的我們也和他們一樣早早的5點起床6點不到湊一車出發(fā)去廈門機場。在機場發(fā)呆了幾個小時,終于坐上了去三亞的飛機。不知道是不是仍在春運期間的關系,飛機居然基本上是準點起飛的,讓我詫異了好久。要知道,我已經(jīng)很多年坐飛機沒準點起飛過了,啥“機場繁忙”啊“航空管制”之類的理由下,等半個小時甚至幾個小時都是常態(tài)。
在飛機上用了午飯,不得不贊一下廈門機場提供的伙食,味道是相當?shù)馁?,就是份量少了點,爺吃不飽。到了三亞之后入住了海韻度假酒店,這酒店距離機場和市區(qū)都只有幾公里,就圖它個交通方便,沒想到這酒店也就建在海邊,讓我覺得多少有點驚喜。接下去還有驚喜,到了前臺辦入住手續(xù),工作人員說給我們“免費升級”成一室一廳的套間,這就是天上掉餡餅了。
這是套間的客廳,看著感覺還不錯。
套間的入門處,這個套間還帶個獨立的廚房的,可惜我們沒用上。
陽臺挺大,帶個浴缸,為避免周光,前面有可以放下來的簾子
酒店給住客提供的游泳池,相當之大,可惜俺不會游泳。
從我們?nèi)胱〉木频?號樓看對面的酒店1號樓,回來的前一天我們又住了那1號樓一晚。
臥室的大床,睡著還算舒服。
洗手臺很難得竟然沒有跟臥室隔絕開來。
為什么用了很大的篇幅來介紹酒店呢,后文還是如此,因為我們對于“蜜周”的定位很清晰:結婚太累了,我們是來換個地方休息的,不是來觀光旅游的。所以某種程度上,能否吃得好睡得好,對我們來說比風景如何更重要。到了酒店后已經(jīng)是累得不行,稍微收拾下就直接去睡午覺了。一覺醒來已經(jīng)是五六點,之前有在網(wǎng)上看說三亞有個叫“春園”的地方適合吃海鮮,就打的前往。坐在TAXI上總覺得腳一陣陣的發(fā)軟,想了一會才明白,中午在飛機上的午餐份量不夠,餓的……
到了春園才發(fā)現(xiàn)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樣,就像個大菜市場似的,然后統(tǒng)一用?排?號當作每個大排檔的名字,比如“8排8號”。各個大排檔都還很重視全國網(wǎng)友的寶貴意見,招牌上紛紛寫著“攜程推薦”、“新浪推薦”、“搜狐推薦”等等等等。不過我們實在是看了沒胃口——你說像菜市場或者本質(zhì)上是個大排檔也就算了,居然海鮮還要自己去買,完了再自己提回來給商家做,一頓飯吃下來麻煩死了,而且環(huán)境也很一般。很失望地離開春園后,繼續(xù)在附近溜達,我們家老婆停在一個超市買了雙拖鞋,我順便問超市的小妹吃的有啥推薦的,那小妹就推薦了下面照片里的這家店。
本來以為至少能像泉州的大排檔一樣點幾樣菜吃完飯后再買單了,沒想到還是和春園類似的——店門口有幾個賣海鮮的,還分屬不同的攤位,要分別付錢。選好要吃的東西了,再交給這個海鮮加工店,再按照重量付加工費。完了想要飲料吧,另外付錢;想要米飯吧,另外付錢;想要水果吧,另外付錢;想要小菜吧,另外付錢……最后一頓飯吃下來也不便宜,兩個人吃了估計有三百上下,還不覺得好吃,還至少付了十次錢。我暗自在想這吃一頓飯付N次錢的消費方式,是不是當?shù)厥袌鼋?jīng)濟發(fā)展水平仍然落后于沿海發(fā)達地區(qū)的一種表現(xiàn)。那錢多臟啊,我得一邊吃飯一邊掏錢,洗手還不方便。
像這樣吃一頓飯要付N次錢的地方,我是不想再去第二次了。
吃飯完想在附近溜達溜達,結果發(fā)現(xiàn)沒啥好逛的。找了個特產(chǎn)店買了兩盒蘭貴人的茶葉給家里長輩當禮物,就打的回酒店睡覺去了。
(待續(xù),下一篇:蜈支洲島)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